(相关资料图)
近段时间以来,面对“最年轻落马干部”的头衔不断易主、“最小贪腐年龄”不断刷新、“最大受贿数额”不断飙升的“飘红”趋势,年轻领导干部断不能以局外人“看热闹”的状态入脑不入心,而是要以“摆进去”的心态引起重视、加强警惕,各级党组织更当以“案中人”的警醒护航年轻领导干部走得稳、走得远。
明“纪”于心,行随“纪”转。“年轻领导干部年龄不大、职位不高、胆子却很大……”,不少初掌权力的年轻领导干部极易因欲求不满、缺乏定力、监管不严,慢慢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摸清本地区年轻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规律和特征,分类编印警示案例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组织年轻领导干部旁听职务违法案件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参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召开“身边人”警示教育大会等,以可观可感的常态化纪律教育为年轻领导干部“上弦”。要紧盯年轻领导干部培养、选拨、履职各阶段,找准成长过程中的廉政风险点,列出履职正负面清单,建立“纪实成长档案”,注重日常监督管理,以监督加压引导年轻领导干部走对路、走正路。要主动“围攻”问题易发频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督促各级党组织围绕授权、用权、管权等环节,建立可监督、可问责、可防范的“全景式”制度体系,以制度执行“过筛”躺平式、口号式、表演型干部。
以“爱”知进,行有“爱”护。年轻领导干部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事业的黄金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少不了“成长的烦恼”,亟需各级党组织为其减压赋能。要建立鼓励年轻领导干部探索创新的容错纠错机制,允许并为勇于担当的年轻领导干部提供试错机会,支持他们大胆改革创新,千万不能因为一次犯错,就“一棒打死”。既要让年轻领导干部在合适的岗位发挥专长,又要瞄准能力素质短板,把实践锻炼作为发现培养、识别考察优秀领导干部的必要条件,多搭民生领域、应急处突、项目建设等多元化舞台,同场竞技长本领、经风雨。要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牢固树立知事识人、实干实绩、严管厚爱“三种导向”,破格不出格,打破唯票、唯资历、唯年龄、唯GDP障碍,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风向,激励年轻领导干部去啃“硬骨头”、去打“攻坚战”。同时完善“下”的情形、畅通“下”的渠道、规范“下”的形式,让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的“太平官”下的心服口服、有理有据。
加强年轻领导干部教育监管是一件等不得、拖不得,但也急不得的长期任务,需要时时关心、事事关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纪”管厚“爱”的方式让年轻领导干部走好成长成才之路。
罗婷婷(昆明市盘龙区纪委监委)
责任编辑:李敏
标签: